走基层、访百村,浙财青年探寻“绿水青山”间的故事
有着三十年党龄的郑玉兰是衢州市音坑乡底本村第一位女村委书记,作为一名女性,她顶着压力上任,一干就是整整18年。靠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她兢兢业业地带领村民改善村内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收入,让底本村变得越来越富裕和美丽。在接受浙江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访时,她朴实的笑着说:“我做梦都想把我们村子建设得更好!”
这个暑假,浙江财经大学重点开展“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工商管理学院赴衢州实践服务团作为其中一个分团,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寻访了包括衢州市的11个村庄,聆听了许多乡村振兴的故事。
据悉,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深刻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浙江财经大学结合实践育人要求,共组建了15支团队,百余名学子分别奔赴我省11个地市探访美丽乡村,寻找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我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而这支前往衢州的实践队伍只是浙江财经大学今年暑期“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专项的一个缩影。
“从来没有想过如今的乡村能发展得这么好,”接受采访时,赴金华实践团成员钟慧慧如是说,“这次寻访百美乡村,我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的变化,这是我们在学校所学不到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来村里走走,在感受新农村发展的同时,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想法新力量。”
此次,浙财学子走进基层,寻访“产业兴旺、生态富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深入挖掘优秀典型进行宣传和分享;同时走近村民,听他们讲述乡村的前世今生,讲述其如何一步步走向振兴。
同时,本次专项实践还与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社会发展处合作,开展乡村民生和环境现状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积极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言献策。活动结束后,学校也将组织一系列成果分享会,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