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开出“廉处方”清除“腐病灶” 打造“阳光”烟叶收购环境

    未知 2022-11-09 09:39

    湖北利川:开出“廉处方”清除“腐病灶”打造“阳光”烟叶收购环境

    今年以来,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在烟叶收购期间,针对老百姓所反映的切身问题和所关心的敏感问题,聚焦清廉收购烟叶,紧盯收购重点环节,以预防为主,堵塞漏洞扎紧制度的笼子,开出“廉处方”清除“腐病灶”,打造“阳光”烟叶收购环境。

    常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

    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防线是关键。在开秤收购前夕,该局狠抓收购人员的思想教育,把道德底线放在第一位,组织全体收购人员开展廉洁自律的学习培训,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就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职务犯罪等,以案例形式进行讲解,在思想上受到触动,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以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大讨论为载体,将法纪意识根植于骨髓。

    纪律和作风建设警示教培训会

    “我们在日常中注重把牢思想行动的‘总闸门’,教育职工要认识到违法违纪对个人及家庭造成的危害,常存敬畏之心,时时处处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市局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人说道。

    同时,把行业“七条要求”“五条纪律”“十六不准”张贴在收购场所,人手一册《烟叶收购管理规定》,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套牢‘紧箍咒’,将法纪顶在头上,将纪律记在心中,让承诺时时回响在耳旁,告诫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十目所视,十指所指”的监督和预防作用。此外,还将集体提醒谈话和个别思想交流常态化,做到“警钟长鸣”,常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

    巧用“听诊器”把脉诊症状

    “今年有没有收购人情烟、关系烟现象,是不是公平、公正、公开收购?”近日,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纪检督查专班深入烟区,针对烟农所关心的敏感问题,向烟农开展调查了解活动。

    烟叶收购现场实时监控

    为了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收购烟叶,该局发挥“听诊器”功能,采取走访烟农、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物查验、查看监控等方式,对收购过程进行“全身体检”,全方位洞察和发现“症状”。

    “现在收购到处都是‘千里眼’,也没有人敢搞‘鬼’,全过程都是公开的,我们也不担心亏级亏秤,卖烟也更放心了!”在烟农的语气中带着信任的口吻。

    在全市17个烟叶收购磅组安装了298个摄像头,覆盖了预检区、定级区、烟农确认区、过磅区、成包区等关键场所,从监控室画面对收购环节全过程实施监管,并由专人负责视频监控平台管理,发现疑点立即启动预警程序,实现了视频监控无盲区,摄像头覆盖无死角,满足了全天候、多角度、全流程实时监控,准确“诊断”违法违纪“病因”。

    同时,在收购场所公布了24小时接听举报投诉电话和微信二维码,放置举报箱,不断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烟农积极提供违法违纪线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善使“手术刀”切除病源体

    今年,该局狠抓烟叶收购过程监管,在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下功夫。针对违纪问题充当“外科大夫”,利用“手术刀”精准切割,达到刀到“病”除的效果,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在审计中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根源,提出解决的有效途径,找准风险点,切断风险源。”市局审计规范办公室负责人说道。

    现场查验烟叶收购质量

    市局以靶向监督烟叶收购关键环节为重点,以纪检、审计、质量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专项巡察专班,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针对违纪违规实行“审”“纪”融合督察,从“微创”手术开始,重点围绕是否存在收购人情烟、压级压价、短斤少两、等级不符、抬级上调等违规违纪现象,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全覆盖审计巡察,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善使“刀尖”戳穿“脓疮”点口,由表到里层层剥开,找到“病源”切除“病根”。

    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对不守规矩、执行不力、责任缺失、纪律松弛等行为严格问责,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理就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目前,通过开出“廉处方”清除“腐病灶”措施,在烟叶收购期间没有发现一起违纪违规事例,实现了“阳光”收购,烟农反响良好,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专项巡察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将烟叶收购巡察监督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清廉烟草’建设”。该局纪检监察负责人如是说道。(杨秀明、刘学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