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导致家庭破裂,而且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11月19日,硚口区慧调解项目组在网上开设微课堂,为硚口区街道社区妇干和居民代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法律知识系列讲座,让老百姓了解发生家暴后如何保护自己。
法律对家庭暴力如何界定?
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该法规定执行。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应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若发生家庭暴力后,保护自身安全可向亲戚朋友求助,或者拨打110报警求助。受伤后,要及时去医院诊治,请医生尽量详细、准确、客观的记录伤情,并请派出所或当地妇联帮助开具家庭暴力伤情鉴定委托书。注意保留、收集证据,如伤情照片、报警笔录,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书、就医记录、施暴人的保证书、家庭暴力告诫书、录音录像,短信、微信记录等。暴力情形轻微的,可向居民委员会、妇女组织、当事人所在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请求调解。暴力情形严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
据悉,此次活动为迎接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而举办,此次系列讲座持续1周,每日一个案例一个主题,由专业的律师团授课,讲座从法律条例到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剖析家庭暴力带来的危害,当事情发生后如何保护人身安全。该系列讲座获得众多百姓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