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灵成长,促进全面发展:深掘儿童心理健康支教的价值

    未知 2024-07-25 18:10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村平睦河小学进行了第二次携手合作,在该小学进行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以心理健康为核心基点的支教,也是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赓续支教精神、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切实行动。

    一、童心健康之重

    心理健康是每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的心灵能够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内心支持,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力。在教学准备阶段,支教队提前了解到,许多参加此次夏令营学的孩子在家庭上存在某些角色或情感的缺失。然而家庭作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它是每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坚强的支撑,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塑造、改善和成型的重要作用。

    因此,阡陌支教队的李翰林老师用电影《寻梦环游记》作为教学媒介,走进了低年级的教室,开启一场关于梦想与家庭的探索之旅。影片开始前,李老师简单介绍了墨西哥的文化背景,引导孩子们思考“梦想”与“家庭”的重要性。随着故事的展开,教室里时而传来孩子们轻轻的抽泣和阵阵欢笑声,那是被亲情触动的泪水和与角色幽默行为的共鸣。影片结束后,孩子们畅所欲言,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对家人的爱,李翰林老师也借此强调该如何正确对待爱、表达爱、接受爱,面对孩子们对于家庭关系、家庭矛盾的困扰,李翰林老师积极引导孩子们以正确的、积极的心态去打破困境、走出重围。

    短短几天的教学可能无法彻底转变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待家庭困扰的态度,但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江海。及时地发现并进行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如何正面应对困难、从挫折中恢复以及如何从经历中学和成长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构建一个更为积极和有适应性的未来。

    (李翰林老师的课堂教学  李云国摄)

    二、强健体魄铸就心灵成长

    除了重点建设的心理课程,本次支教队的体育老师人员配备也非常充分,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多类专项体育课精彩纷呈。体育课程建设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释放学业和生活压力的途径,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的小小天地。

    然而体育活动不止于放松身心,体育活动中总会存在输赢的对比,通过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的对待输赢有助于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竞争和失败经历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从而增强心理韧性,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乒乓球作为国球,其知名度和热度居高不下,平睦河小学的四张室外球桌总是站满了各年级乒乓球爱好者。黄潇童老师、米莹老师带领着中高年级的孩子们从基础开始,先改善动作、培养孩子们的球感,争取能够让孩子们用更正确的击球方法享受乒乓球,健康涨球,孩子们在球桌上的每一次击球都凝聚着努力与坚持,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和潜力,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乒乓球课堂教学 米莹、黄怡景摄)

    郑好老师和卢荟老师是足球老师,两位老师在绿茵场上跃动的身影带领孩子们不停地奔跑、追逐,足球在他们的脚下灵活穿梭,高高跃起争顶头球,快速变向突破防守,汗水在他们的额头上汇聚成珠,却丝毫没有减缓他们的速度与激情。此时此刻,老师们更像是孩子们的伙伴,在成长的道路上互相陪伴。足球课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足球技能,更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郑好老师指导足球训练 黄潇童摄)

    体育课程为孩子提供了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发展友谊,学如何与他人相处和沟通。团队运动尤其强调合作与协作,孩子可以学会如何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运动中,孩子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的体育课程可以促进孩子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法治规整心灵成长之路

    心理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爱的浇灌,还需要让学生明确法律边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律普及相结合,可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赵文浩老师借此机会带来了模拟法庭课。在模拟法庭课上,孩子们被分成不同的角色,从法官到律师,从原告到被告,每个人都认真准备,力求在“庭审”中展现自己的风采。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孩子们不仅学法律知识,更深刻理解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当“庭审”结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法治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法律普及教育向孩子们普及了应有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范,引导孩子们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避免违法行为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向孩子们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也可以提升以孩子为中心点社交圈的法律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秭归县乃至更大范围的整体文明程度和进步水平。(作者:黄潇童)

    (模拟法庭大合影 米莹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