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浙江

资讯 导航
精彩浙江 > 资讯 > 正文

释觉善上师传承佛教义理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编辑:gaoxiang2017-01-17 09:08

央视网2017年1月17日讯(记者 钟亮)近日,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中国佛教界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佛教传播者,他就是现任山西平遥广胜寺、赤峰龙泉寺住持、平遥西方寺主持,平遥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释觉善上师。

释觉善上师是当代实践佛法的代表,华严宗第40代传人,在山西五台山出家,师从东台望海寺上本下如老和尚,后来又到雪山闭关修行,经历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行,得到了法脉传承,为利益更广大的众生,上师到各处建寺弘法利生。

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为了求得般若法门,为了利益大众,释觉善上师在阴暗潮湿、寒冷不见阳光、狭小的山洞连续闭关5年,取得了意伏藏《红山华严三身论》、《红山华严场性理论》等诸多法宝,这是对佛法最伟大的贡献。上师将精力全部投注在修行上,精进实修,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为修法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难,实非常人所能想象。释觉善上师行住坐卧无时无刻不在修行的境界中,无论身居闹市还是独处静处,都是一模一样,身心不为外缘所转,上师的作风和精神处处显示出原始佛教中的朴实、艰苦与实践。

2014年农历四月,迎请释觉善上师出关时,停车场停满了车辆,周围挂满了条幅、经旗,都是各地区信众祝福上师圆满出关的吉祥语。进入山门,一条写着“实际念佛,理事圆融,重在当下”的横幅映入眼帘,经旗、条幅、哈达装点着各处,让人肃然起敬。众僧及信众以佛教特有的礼仪迎请上师出关,迎请之后聚在祈愿坛前,参加吉祥佛事。大家围在上师跟前,听着上师讲如何对待疾病的心态、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管理企业等话题。释觉善上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极浓的人情味,都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他倡导的实际念佛解答着关于佛的概念、如何学佛的疑问等。

释觉善上师建寺风格独特,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山西平遥广胜寺,不仅对原有的文物渊公宝塔、真武大殿等得以修复,而且发挥自己多年修行的智慧巧妙设计建起了斋堂、经堂、方丈楼、藏经楼、罗汉洞、火供坛、地宫、闭关房、云水寮等,特别是罗汉洞共有暗三明九十二个单元,构思独特,设计精巧,内涵丰富,是一部佛法实体的展现。释觉善上师开创了佛教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先河,为平遥乃至世界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2010年应内蒙赤峰民委、宗教部门及喀喇沁旗政府的邀请,释觉善上师来到龙泉寺。为了改变寺院环境,释觉善上师亲自策划设计,亲力亲为的与弟子们辛苦劳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四年光景,那个杂草丛生、破烂不堪早已被人遗忘的寺院,奇迹般地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上师还做了《龙严山自然保护区规划》,规划的实施,也是上师对佛教文化、当今世界旅游、园林、建筑等文化的又一项惊世骇俗的大作,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释觉善上师注重实修,说法平直,易为一般众人所吸收与了解。上师常说:人活一世草木春秋,为何不为国家、他人想一想,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一切都是在为百姓着想,我们更应该为此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上师倡导的实际念佛教法在弟子们的身上已传承下来,爱国爱教爱家成为评价弟子优劣的标准,父母是第一尊佛、师长是第二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三尊佛的理念深入弟子心间。弟子们懂得尊敬老人,奉献社会,积聚福慧资粮,一切都从生活工作学习实践出发,心行一致。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人,在一个集体要尊重领导、要有团队和合精神,要把每一位曾传授自己知识、技艺的人视为师长,要有心甘情愿的奉献精神,要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大众。

释觉善上师的慈悲是清净而无私的,除了引领众生趋向解脱,释觉善上师还是一个传布道德文化、传承佛教义理、稳定社会、慈爱社会的人。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