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浙江

资讯 导航
精彩浙江 > 资讯 > 正文

你究竟在追求什么?他一年用300万做了这样一件事

编辑:gaoxiang2017-01-22 13:12

叶萌说自己现在像只鱼

忙到只剩7秒钟的记忆

青田传统刻字拍摄现场

他是杭州资深的广告人。

1997年美院毕业,15年电视台工作经历,他拿出的厉害作品也是一串又一串——

日本爱知世博会杭州宣传片、西博会宣传片、杭州国际动漫节宣传片等。值得一提的是,首届动漫节的吉祥物——一支可爱的毛笔和一只矮矮胖胖的鼠标,就是出自他之手。西博会会标,沿用至今。

还担任了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策划总监和标志设计。

2016年里,这个42岁的杭州人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搭建一个叫“谷雨”的公益平台,足迹遍布浙江,逐步延伸到湖南和福建,用镜头去记录一个个隐藏在山野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故事。

“匠心”这个词这两年被说滥了,但是你打开视频,还是能领会到一颗颗朴素又执着的内心。

做谷雨的初衷,叶萌说可能是遇到了“瓶颈期”——专业里做了20年,回过头想想,你究竟在追求什么?

他爱好广泛,最多的时候养了30多种陆龟,家里还有4条狗,2只猫,2缸鱼;他还是一位背包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家常便饭。

旅行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他有拿起机器的冲动——用镜头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我最早跟团队的人说,想拍一万个中国人的故事。他们笑话我,‘老板你算过没有,一万个人少说也要拍三十年……’”

从这个角度上说,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能更迫在眉睫。

湖南“国家级非遗”侗族芦笙拍摄现场

叶萌说很多次拍摄结束,老先生们都会紧紧握住他的手,“这些东西再不保护,就再也没有了。”

一个“再”字,何其恸心。也是叶萌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一次拍摄,选在景宁。“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我们拍了四个非遗项目,畲族大漈陶、彩带、头饰和银饰。”叶萌说。

“谷雨”用的全是专业高清设备,“拿拍广告片的精度来拍非遗。”谷雨整支团队三十号人,灯光、设备、导演、摄像各司其职,双机位拍摄,算下来,一个短视频成本得花3万元。有同行劝他减低配置节省成本,他不愿意。“有些手艺人也许我这辈子只拍一次,有些地方不是因为拍摄,也许我一辈子都不会去到那里。”

西砚传承人徐则文接受采访

粗粗算一下,2016年里,叶萌带领团队拍了近百位老艺人,这接近300万的拍摄费用从哪里来?“我们一边接商业案子维持生计,一边免费为手艺人拍摄视频,是一家‘不盈利’的公司。”

每次拍摄,他都会惊叹。

比如省级非遗西砚,一栋破房子,工作间只有6、7个平方,上个世纪的木窗户有些没有了玻璃,几张破旧的课桌就是工匠的工作台,屋顶的吊下来的一个灯泡就是他们的照明,而精美的西砚就是出自这一间陋室里。

比如拍摄富春古墨的时候,传人程老师把墨研在茶杯里的墨一口喝掉,让大家都吓了一跳。她说古法制墨不加任何化学的东西,这也是匠人的一种坚持。

比如缙云土蜂。老先生养了30年的蜂,每一只蜂细微的动作,每天的状态,它的习性、爱好,产出的蜜好还是不好,他都了如指掌。“这么有情怀的一件事,可产品却是一只普通塑料罐装的蜂蜜,我都要第一时间怀疑它的卫生问题,何谈购买呢。”

富阳古墨技艺拍摄现场

叶萌做谷雨的目的,除了传播与弘扬非遗文化,更重要的是如何传承。“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传统手艺基本是父辈传下来维持生计的一门技艺,是求生之道,他们的坚守,已经成了习惯,可一辈子的情感寄托在他们这一代却没有了传承的接班人。”

一边拍,叶萌也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老艺人的手艺,不被市场所接受,一方面是缺少对文化对产品的包装与营销,再有就是原本的器物之美不符合现代人生活场景的审美需求,没人愿意买。”

裕固族皮雕传承人白亚群接受叶萌采访

而谷雨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手艺振兴中来,让传统手艺回归生活。“我也很感动能有这样一支团队一直跟随我,做这样一件‘不盈利’的项目。他们在专业上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在我心中他们非常了不起。”

展开更多
相关阅读
精彩专题
热点推荐